2011年10月26日18:30,在系楼421教室,带来研一新生活力的新学期的Coffee Time如期跟大家见面。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硕士生张瑜和陈丹,跟我们一起探讨有关思维导图教学和数字布鲁姆相关内容。同时,我们非常有幸也邀请到了我们敬爱的沈霄凤老师。
首先,是由张瑜(我系10级硕士,现师从张际平教授)跟我们一起探讨思维导图相关内容。她以生物上神经元结构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并从图像、色彩、结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思维导图的力量。接下来,结合自身的研究,张瑜主要跟我们探讨以思维导图工具(使用的是Mindmapper2009)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案例--隋唐历史课案例,详细介绍了教学案例的实施步骤并着重强调了思维导图和多屏交互环境配合达到的教学效果的增强性。最后,她给我们总结了关于结合思维导图和多屏交互环境可以进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整体思维的作用,并给我们指出了一定的研究方向。
在交流讨论环节,大家都积极发言、提问。包括关于思维导图在其他学科上应用的问题、思维导图规范做法的问题等,张瑜都一一解决了大家心里的困惑。同时,沈老师也结合自己对思维导图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关于特殊教学对象适用性以及不同的教学阶段的适用性方面的扩展问题,指引了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接下来,由陈丹(我系10级硕士,师从祝智庭教授)给我们介绍数字布鲁姆中国版建构的相关内容,并就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她首先介绍了国外Michael Fisher发起的“金字塔形”数字布鲁姆模型,结合自身的研究过程,紧接着给我们介绍了国外的数字布鲁姆由“金字塔形”更新为“平行四边形”的原因和一些基础理论支持。接着,陈丹让我们了解她在建构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以及最终得出研究成果的喜悦,让我们知道:学术之路,一分耕耘换得一分收获。最后,陈丹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研究方法和建议。
在这一交流讨论环节,同学们通过踊跃发问了解了更多关于数字布鲁姆相关的知识。另外,沈老师就研究方法和陈丹提出的一些建议,教导新生们要有自己想法、敢于挑战权威,这样才能真正有突破。
这次的Coffee Time是新生注入后举行的第一次,两位师姐的精彩讲演带我们走进了学术殿堂,为我们踏上自己的学术之路指明了方向,坚信我们今后在这个交流平台上,新学期新灵思会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