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3-03-14
作者:
浏览次数:
197
|
陈向东、杜渐、王芳(2010)。Wiki环境下知识交流的个案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63-67。 陈向东、吴平颐、张田力(2010)。学习空间开发的PSST框架。现代教育技术,5,19-22。 陈向东、徐之路(2010)。在线知识交流回帖动因的个案研究。图书情报工作,10,30-34。 陈向东、许山杉、王青、蒋中望(2010)。从课堂到草坪-校园学习空间连续体的构建。中国电化教育,11,1-6。 陈向东、高山、金文(2010)。多显示学习空间的开发与应用。现代远距离教育,6,59-63,。 陈向东、吴平颐、徐之路(2010)。回应哪个贴子?——在线交流的个案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85-89。 陈向东、张田力、冉纯洁(2010)。教师在线反思的个案研究。中国电化教育,5,56-59。 高丹丹(2010). 0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Based on Curricular.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6248,407-414. 陈卫东、高丹丹(2010)。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2010年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远程教育杂志,5,54-58。 顾小清、黄景碧、朱元锟、袁成坤(2010)。让数据说话:决策支持系统的教育应用。开放教育研究,5,99-106。 顾小清、张正超、朱元锟(2010)。基于电子学档的终身学习评估及能力认证模型。远程教育杂志,5,10-15。 顾小清、李舒愫(2010)。共建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系统设计及实现机制。中国电化教育,2,,74-79。 顾小清、顾凤佳(2010)。微型移动学习的可用性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52-57。 顾小清(2010)。社会性学习及其研究趋势综述——兼论Laffey团队的社会性学习研究项目。开放教育研究,2,32-39。 顾小清、林仕丽、袁海军(2010)。教育数据30年:从CMI到DDDM。电化教育研究,9,55-48。 顾小清、谢明颖、付世容(2010)。美国NSF教育技术项目分析。开放教育研究,4,96-107。 顾小清(2010)。应对挑战:促进学习的整合途径。开放教育研究,1,24-33。 金建峰、顾小清(2010)。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中国电化教育,9,82-86。 王民、顾小清、王觅(2010)。面向终身学习的u-learning框架:城域的终身学习实践。中国电化教育,9,30-35。 查冲平、顾小清、祝智庭(2010)。基于协同学习的CSCL实现机制:协同脚本与使能技术。中国电化教育,5,27-31。 查冲平、顾小清、祝智庭(2010)。协同脚本与使能技术:一种协同学习实现方案。电化教育研究,4,14-19。 秦敏、沈颖、张际平(2010)。基于GBS的虚拟教室系统设计研究。现代教育技术,1,19-22。 任友群(2010)。教育创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我国高水平大学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动的经验与分析。世界教育信息,2,35-37。 任友群、张瑾、郑太年、王觅(2010)。教育系统范式变革的研究与启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6-12。 任友群、宋莉(2010)。开放远程学习: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与创新——访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副主席阿莎•辛格•卡瓦教授。开放教育研究,4,4-8。 任友群(2010)。理论 实践 方法——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电化教育研究,9,29-33。 郑太年、任友群(2010)。教育传播与技术的研究基础——《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一部分述评。远程教育杂志,1,18-24。 詹艺、任友群(2010)。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远程教育杂志,4,78-87。 鲍贤清、缪静霞、詹艺、任友群(2010)。学习的生态和技术的功用——美国AERA2010年会述评。远程教育杂志,5,42-53。 詹艺、任友群(2010)。职业与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明天——访科伦坡计划技术教育规划学院主任西亚莫•马贾姆达教授。开放教育研究,6,4-9。 王美(2010)。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从常规专长到适应性专长——知识社会背景下对知识价值与学习目标的反思。远程教育杂志,6,62-69。 郑太年,王美(2010)。信息时代的学习与课程。远程教育杂志,3,75-79。 吴丹、 吴永和(2010)。多媒体试题库模版化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与现代化,8,100-104。 吴永和,余平, 马晓玲, 祝智庭,姜昌华(2010)。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 resource service eco-system universe of discourse。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5506-5512。 赵厚福、 祝智庭、 吴永和(2010)。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发展的趋势、框架和建议。中国远程教育,2,69-75。 赵厚福、 祝智庭、 吴永和(2010)。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分析。现代教育技术,6,66-69,74。 薛耀锋、郁晓华、祝智庭、吴永和(2010)。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Game Software Based on Multi-touch Technology。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3890-3893。 郁晓华等(2010)。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on Multi-touch Screen for Young Children.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and Games, Edutainment 2010.EI:20103813239094。 郁晓华等(2010)。An Exploration of Developing Multi-touch Virtual Learning Tools for Young Children。ICETC2010。EI:20103513197799。 郁晓华、祝智庭(2010)。微博的社会网络及其教育应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12,97-101。 郁晓华、薛耀锋、祝智庭(2010)。多触点技术的教育应用前景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107-110。 颜艳艳、郁晓华(2010)。基于项目的体验式教育研习研究——以《计算机辅助教育导论》课程为例。现代教育技术,6,121-124。 郁晓华、薛耀锋、祝智庭(2010)。多点触摸——电子白板的未来发展方向:审视与展望。中国电化教育(增刊),162-167。 薛耀峰、郁晓华等(2010)。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Game Software Based on Multi-touch Technology。ICEE2010。EI:20104913458947。 赵海兰(2010)。泛在技术环境中体验学习模型建构的理论分析。远程教育杂志,2,12-19。 张际平(2010)。教育通信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介评。电化教育研究,2,116-120。 张际平、陈卫东(2010)。教学之主阵地:未来课堂研究。现代教育技术,10,44-50。 张际平(2010)。成人学习支持系统。Hybrid learning,8,16-22。 张际平(2010)。网络学习之本质属性探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6,14-19。 冯晓伟、张际平(2010)。网络探究学习及典型模式分析。远程教育杂志,6,53-56。 陈卫东、张际平(2010)。未来课堂与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远程教育杂志,4,27-33。 陈卫东、张际平(2010)。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电化教育研究,7,23-28。 王萍、张际平(2010)。一种社会性标签聚类算法。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126-129。 沈颖、罗慧娟、张际平(2010)。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调查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15,8-11。 李凤英、高志军、张际平(2010)。基于门限代理签名的在线答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研究,5,76-80。 莫永华、仇雪梅、张际平(2010)。建构主义的澄清与反思。中国电化教育,1,33-36。 祝智庭,黄景碧,王觅(2010)。教育技术研究国际动态透视。电化教育研究,8,28-34。 祝智庭(2010)。数字化教育装备发展动态。中国教育技术装备,5,140-141。 郭炯,祝智庭(2010)。教育技术视野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研究。电化教育研究,12,74-79。 刘强,祝智庭(2010)。教学设计的样式方法研究。电化教育研究,12,12-15。
|
|
|
|